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返回网站首页
首页 > 专题专栏 > 工会园地 > 工作动态

“五一表彰” 向奋战在一线的优秀医务工作者致敬

发布时间:2017-04-27

表彰合影.jpg

  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425日上午,海淀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表彰大会在海淀区工人文化宫举行。区领导崔述强、刘长利、刘勇、肖韵竹、高念东、王卫明、丁志明以及来自海淀全区各行各业的劳模代表、职工代表和各级工会工作者参加了活动。

  2017年,海淀区1名同志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个班组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先进荣誉称号,3个单位荣获首都劳动奖状,15名同志荣获首都劳动奖章,6个班组荣获北京市工人先锋号先进荣誉称号。

  海淀卫计系统有2名同志获得“首都五一劳动奖章”,1个集体获得“北京市工人先锋号”称号。他们分别是来自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的刘崇志主任、北京市中关村医院的潘明康主任和北京市上地医院产科。现在带大家走近这些优秀的医生和集体,了解这份荣誉背后的努力与汗水。

  

 

  

一位立志消灭臀肌挛缩症的医生

  

  

——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刘崇志同志事迹材料

  

  

一个医生,除了专业的技术之外,最应该有的,就是博爱精神了。只有具备了这种精神,医生才能称之为白衣天使,否则,不过是拥有医疗技术的工匠而已。

  

  

以专业的医疗技术挽救病患,用关爱的精神温暖病患,这正是刘崇志医生从医20余年不懈追求的目标。对于一位运动医学专业的外科医生,刘崇志心无旁骛,苦心钻研10余年,将运动医学领域的疑难病——臀肌挛缩症的产生机理、微创治疗方法、康复理念研究得炉火纯青,并将其应用于临床治疗,累计为2500余名臀肌挛缩患者恢复了健康,并为26名贫困的臀肌挛缩患者在社会上奔走呼吁,通过慈善募捐,帮助他们进行了免费的手术治疗,让患者重获健康的同时,也让他们重拾自信。这一切都源自于刘崇志医生当初的一句誓言:在中国消灭臀肌挛缩症!

  来自东北一个贫困县的常文国,就是一位保受臀肌挛缩症困扰的小伙子,他走路呈现严重的外八字,上半身呈驼背状,连下蹲都困难,33岁的小伙子,从远处看就像是一个“小老头”。

  文国自小患上了臀肌挛缩症,因为当地医疗条件比较差,家里比较贫困,导致他一直到33岁还不知道自己患上的是臀肌挛缩症,也不知道这种病能够治疗。这30多年来他从未像正常人一样行走,从未像正常人一样,享受过生活中的欢乐。

  

  摆在刘崇志医生面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钱””,因为常文国长期没有工作,收入很低,即使是2万元的手术费,对于他来说也是一笔天文数字。

  

  起初,刘崇志想到自己掏钱来给文国免费做手术,但是朋友说,你能帮助一个,但中国有100万臀肌挛缩症患者,你帮的完么?

  正是这句话启发了刘崇志,他想到,只有发动社会上所有的爱心人士,发动大家的力量才能真正的在中国消除臀肌挛缩症。说做就做,刘崇志通过身边的朋友打听到了中国狮子联合会这个慈善组织,为了让狮子会了解臀肌挛缩症,刘崇志医生利用大量的业余时间制作了很多关于臀肌挛缩症的科普资料,有的是图文结合的PPT,有的是和病人一起拍摄的科普视频,还有的是找朋友做的科普动画,他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向大家传播什么是臀肌挛缩,有时一讲就是几个小时。

  很多人都被他的真诚感动,最终,狮子会成立了臀肌挛缩症专项帮扶计划。在20151129日,狮子会发起了一项旨在为臀肌挛缩症贫困患者进行手术善款募捐的帮扶计划,募捐受到了大家热烈响应,捐钱、捐物的电话接踵而来,这其中有社会上的爱人人士,也有康复之后的臀肌挛缩病友,他们从刘崇志医生那里感受到了关爱的力量,又把这份爱传递给别人。在这次捐赠中,刘崇志医生从自己的积蓄中捐出了数万元帮助臀肌挛缩症患者。

  当最后募捐善款定格在24万元那一刻,刘崇志医生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他知道,这意味着12位贫困的臀肌挛缩症患者可以恢复健康,12个家庭有了幸福的希望。

  手术后的常文国已经基本恢复了正常,他现在不仅能正常的行走、下蹲,还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的奔跑,更重要的是他重新恢复了自信,恢复了对生活的希望。

  康复之后的他,在南方找到了一份销售的工作,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份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是因为他现在可以自信的在别人面前交谈,自信的推销自己的产品了。可以说,通过一次臀肌挛缩症的治疗,让他懂得了人间自有真情在,生活,在他面前变得无限美好起来。

  10年来,刘崇志医生累计为臀肌挛缩症患者捐款捐物15万元,义务回答臀肌挛缩症患者的咨询20余万次,他倡议发起的臀肌挛缩症患者公益组织“臀肌挛缩温馨之家”成员遍布全国各地,累计达到5000多人。

  见过刘崇志医生的患者,都对他如沐春风般的医者情怀所打动,他的患者都亲切的称他为“老刘”,而刘崇志也乐于接受这个称呼,因为在他眼里,医患之间,本来就应该成为朋友。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已故的特鲁多医生的这句墓志铭,也许这正是对刘崇志医生从医20余年,深耕臀肌挛缩症治疗领域的最好诠释。

  

  

 

   

  “学霸”医生仗“医”走天涯

                         --中关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潘明康

  

  潘明康,男,50岁,北京市中关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内科第二党支部书记。20166月获海淀区公共委“优秀党员”称号,20171月获“感动海淀十大文明人物” 称号。

  学习是工作的一种牵引,更是一种爱好。作为一名基层科室的党支部书记,在近年开展的一系列专题教育实践活动中,他用“在学习内容上下功夫,在武装思想上见成效,在指导实践上做文章”的思路,踏踏实实地践行着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理念,不但做合格的党支部书记,还针对所带的科室,力争做学者型的领导者。他系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习近平同志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并对哲学、管理学、组织学基本理论进行了系统研读。他将不断的学习作为一种爱好,更转变成一种行动自觉。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他利用业余时间抄写党章及撰写学习心得、笔记2万余字。在从事的专业领域,他崇尚学习,注重研究创新,始终坚持边学习、边思考、边升华、边实践,积极开展新技术和临床科研,成果斐然。在国家级专业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近3年有5篇专业论文论著发表在国家级核心期刊,2篇专业论坛在医学论坛报发表。近3年来,作为主要完成人,正在开展北京市科委立项及资助的科研1项、海淀区立项及资助的科研2项、中国科学院中关村医院立项及资助的科研2项;作为研究协作组负责人,完成全国性大型调查研究1项及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1项。2015年带领科室较早在北京市开设动脉硬化特色门诊,探索心脑血管病的早期防治研究。

  工作是职责的一种要求,更是一种兴趣。潘明康同志任职心血管内科主任、内科第二党支部书记以来,他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全面建设做出了开拓性、奠基性的工作,使科室工作进一步科学规范。他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教育理念,在实践中提出了以科室建设标准、心血管内科的特点的结合去抓管理教育和工作科研两大工作,在三者的统筹协调中实现科室建设全面提高的发展思路,成效显著。

  在管理教育方面,他始终高扬学习实践“三严三实”、 “两学一做”的主旋律,结合科室工作的特点,注重以理论研究的方式学习理论,在学习理论中坚定理想信念。自开展各项教育实践活动以来,他谋划在先,并以医院党委的学习进度为进度,加大学习深度,全年学习贯彻不断线。在科室业务学习、科研创新方面,他逐步形成了走出去、请进来、自我帮的互利共赢发展思路,在充分发挥科室人才资源优势中提升人才的资源品质和服务品质,全面提高了科室业务水平及服务水平,服务病人能力及业务量翻番。目前,心血管内科已发展为医院业务量最大的主要临床科室,多次被评为医院“十佳中层干部”。

  作为科主任,一名党支部书记,他在高标准履行科室的管理工作之余,作为一个业务专家个体,始终坚持以技为本,努力履行医者职责的神圣使命。担任北京市健康管理科普专家、北京市卫计委“阳光长城”培训项目的授课专家,以及“心血管规范化培训”讲师团讲师在全国巡讲;近3年来为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培训慢性病防治知识80余次,为海淀区全科医师培训基地授课20余次,到工厂、科研院所为一线工人和科研人员开展健康宣讲6次,共培训学员及听课受众2000余人次, 2013年、2015年被评为海淀区全科医师培训基地“优秀教师”。受邀在海淀电视台专场宣讲慢性病防治知识,在新华网健康答疑等。2016年在全国性卫生系统经典病例演讲比赛总决赛中荣获季军。

  爱心是履职的一种基础,更是一种精神。该同志坚持以德服人,大力彰显医者仁心的大爱精神。作为医院“医德医风标兵”,他恪守“医者父母心”的人生信条,坚持做到知行合一。每年利用自己工休时间到广西融水、西藏拉萨、甘肃甘南、云南迪庆、四川甘孜、青海玉树等贫困少数民族地区义诊2000余人次、义捐8000余元,并给当地医务人员业务培训10余次,教学查房6次带教80余人,还利用互联网技术与当地藏族医师建立长期的微信会诊及培训。特别是克服严重的高原反应,到居住于海拔4000-5000米的高原藏牧民村及家中义诊400余人次,不仅受到当地政府、藏牧民及医务人员好评,而且在北京卫视新闻栏目、北京日报、新华网、中国青年网等媒体专题报道,增进了民族团结;2014年及2016年两次被评为北京红十字基金会“优秀志愿者”,20164月代表北京市医疗专家获“青海省医疗卫生对口支援先进工作者”称号。另外,还多次主动到革命老区西柏坡及京郊密云县古北口卫生院、延庆县慈母川村等对口支援和义诊;多次带头参加医院党委、工会等组织的到附近社区给居民义诊活动。除亲自到青海玉树等贫困少数民族地区义诊外,后续2015年及2016年度还亲自为青海玉树来京学习的基层医生骨干们举办专场学术讲座并亲自带教。他以高尚的医德,受到广大病人、家属以及医院同事们一致好评,被评为医院“医德医风标兵”及“文明服务之星”。

  

   潘明康同志在岗位上,用自己的行动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一名科室领导、一名专家严于律己,勤于钻研,甘于奉献的人格魅力。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优秀品格为全科室人员树立了榜样,在他的影响下,心血管内科形成了蓬勃向上的学习热情、和谐的生活工作氛围,各项医疗业务指标位列为医院前茅。

  

  

 

  

无私奉献造就了团结拼搏的娘子军队伍

              ----北京市上地医院产科“北京市工人先锋号”事迹材料

  北京市上地医院是海淀区政府举办的首家惠民医院,也是海淀区北部地区第一家具有较大规模的国有公益性非营利性二级综合医院。作为海淀区流动人口分娩定点医院,上地医院承担了大量流动人口及低收入孕产妇的分娩任务。上地医院产科现有医护职工72人,清一色的“娘子军”,平均年龄29岁,其中高级职称医师4人,中初级职称医护人员68人。科室有党员4人,团员39人。建院12年以来,产科顺利完成了近80000例的分娩量,成功完成了130余例的重大抢救,孕产妇无1例死亡,为海淀区乃至北京市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做出了突出贡献。

  

   产科这支娘子军为上地医院的发展顶起了一片天。建院初期产科医护人员非常缺少、硬件设施极其简陋,全体职工在科室主任汪素坤同志的带领下不畏艰苦、不怕困难,不分白天黑夜地忙碌,汪主任甚至连续几个月吃住在科室。200512月医院开业仅1个月,产科就迎来了第一个新生命。工作性质决定了产科的工作不分白天和黑夜,时差颠倒,顾不上家里的老人、孩子、甚至自己。医院正常上班(开诊)时间是早8点,建院12年以来,产科全体医护人员的上班时间固定是早730分开始,中午没有休息、没有固定的吃饭时间,经常是忙里偷闲地吃几口,一干就到了下班时间,从科室主任到普通职工,加班加点成为常态,仅2016年加班超过2000小时。十二年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产科的医护人员从来没有动摇过“为病人尽职尽责是本份”的信念。不知道有多少个日日夜夜,她们陪伴在病人身边,穿梭在紧张的抢救现场。每当危重症产妇抢救成功后,大家除了疲惫还会感到欣慰,欣慰的是又避免了1起涉及三个家庭的不幸(婆家、娘家、孕产妇自己的小家)。在产科,医护人员最想做的是好好睡一觉,一个睡到自然醒的觉,但这对她们而言是一种奢望,因为还有无数项繁杂的工作任务等着她们去处理和完成。

  

   产科是个高风险的职业,医护职工们每时每刻都要提高警惕,每天都是在高度紧张中度过。2016年国家二孩政策放开,恰逢猴年分娩高峰,二胎高龄孕妇剧增,给产科团队带来了巨大挑战,既要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又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才能承担如此重任。产科从建院至今一直存在医师短缺、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的现状,2016年这种情况尤为突出,科室12名医师中有3人怀孕,同时还抽调了副主任王静敏同志前往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参加援疆工作。科室11名医师中仅有8人能够参加值夜班,而她们要负责占全院总床位数51%86张床位。2016年产科完成了5223例孕产妇住院,实施剖宫产手术1800台,实施抢救116例,其中重大抢救10例。工作任务之繁重,风险之高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产科全体医护人员牺牲了休息时间,只有付出比平常更多地精力和高度的责任心。尽最大努力保障了孕产妇、新生儿的安全。

  

   上地医院产科的发展和群众中的口碑离不开全科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更加离不开科室的带头人。产科主任汪素坤同志是2005年由海淀妇幼保健院抽调来参加筹建北京市上地医院的第一批医护人员。汪主任带领大家建立了上地医院产科,并且让她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月分娩量从10余人到600余人,几年内跃居北京市第三位。为了产科的建设和发展,汪主任付出了比对自己女儿更多的时间和心血。十二年来,无论寒冬酷暑,上下夜班,科室随时都有她的身影,每个抢救现场都是她亲自指挥。有耕耘必有收获,同事们对汪主任精湛的业务技术、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毫无怨言的奉献精神只有由衷地佩服,汪素坤主任是上地医院妇产科的品牌医师,是患者们心中的依靠。

  

   北京市上地医院产科在上级组织和领导们的关心、支持下,在医院党政班子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多年的历练,医护人员从经验和业务技能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在处理危急重症患者时已经摸索出一套成熟的措施。通过全科医护职工们无私奉献和孜孜不倦的努力,产科的分娩量、各项业务指标和取得的成绩得到海淀区、北京市同行们的认可,建院12年来没有1例孕产妇死亡。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获得了一些荣誉,产科获得2014年海淀区“巾帼建功文明岗”,汪素坤主任于2011年被推选为海淀区政协委员,李敏大夫成功当选为“2014感动海淀十大文明人物”,海淀区“三八”红旗手。另外,科室里获得市区级荣誉的10余人次,获得区卫计委、公共委、卫生局级的荣誉20余人次。

附件下载:

表彰合影.jpg